只是最近几十年,战舰越来越大,导致了这个吨位的战舰逐渐无法成为海战主力而已。
随着造舰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船只能够造的越来越大。
同时随着最近百年来,舰炮逐步成为最重要的海上武器,并逐步发展出来了线列战术,如今的线列战术已经取代了跳帮作战,成为了主要的海战方式。
众多因素相加,也就导致了如今的战舰是越造越大,主力的战列舰的吨位基本都奔着上千吨去了,哪怕是配合战列舰作战的一些巡航舰往往也有六七百吨之多。
如今三百多吨的战舰,也就只能沦为打杂的份了。
在大楚帝国海军的定位里,真正进行远洋作战的战舰,是巡洋舰以及战列舰。
巡洋舰,平常时候用来进行远洋巡弋,护航,战争时期作为主力舰队的侦查船只,前出提供侦查,执行辅助战斗任务。
因为考虑到远洋巡弋护航以及作战的需求,所以这种巡洋舰的吨位必须足够大,毕竟船只吨位要足够大,才能够在深海航行,遭遇风浪的时候才能更安全。
同时足够的吨位也能够搭载更多的补给物资,使得海上作战的持续能力更久。
同时为了更高的航速,所以船体建造的更加修长,长宽比比较大。
而大的长宽比,反过来又能搭载更多的火炮。
综合起来,这就出现了襄阳级巡洋舰以及现在正在建造当中的松江级巡洋舰。
大楚帝国目前对于这三种已经服役的新式战舰,还是比较满意的。
廉价而数量庞大的大冶级护卫舰,能够有效维持海军规模,培养更多的经验丰富的水兵,同时恭维帝国漫长的海疆。
襄阳级巡洋舰,以及其改进型松江级巡洋舰,这两种其实大同小异的巡洋战舰也能够有效执行远洋巡弋和护航任务,并在未来配合战列舰和敌人舰队进行线列决战。
但是,对于预定中的海战主力,也就是战列舰该怎么搞,这在大楚帝国海军内部还是发生过一些争论的。
大楚帝国海军最早设计战列舰的时候,那是大楚帝国控制了江南,当时大楚帝国掀起了海军建设大浪潮。
当时瞄准的就是对抗郑芝龙所部去的。
所以当时海军舰政司考虑的更多的是搭载更强悍的火力,更厚实的防护。
但是造舰这东西,往往是一种取舍,不可能你什么都要的。
毕竟经费是有限,造舰技术也是有限,不可能让你无节制的要火力又要防护,还要适航性和航速之类的东西。
在确保火力和防护的情况下,其他方面就要进行一定的牺牲了,比如适航性,居住空间,续航能力乃至航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