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一下后面的排名,第四应该是段晨组……其实我从第六就猜是他们,没啥原因,这个组太年轻了,还担不起这么重的奖。”

“为什么年轻就担不起这么重的奖???不都是看数据说话吗?我觉得段晨组的作品是最棒的。”

“其实我也觉得段晨组年纪太小了应该打磨一下……没去现场,就是这么觉得。然后第四是段晨组,第三是老年组,李春兰和另一支团队竞争第一名。李春兰这个组虽然也是半路集结的,但是经验丰富不下于专业团队。别杠我我没去现场,这是根据普遍规则排的。”

“楼上发言恶臭,没去现场就闭麦谢谢。”

“段晨组的作品很青涩,但是有一股冲天的灵气,有些人就会特别喜欢。所以结果尚未可知,不能用年不年轻去定义他们的实力。”

很快,主持人公布到第四名,不是大家认为的段晨组,而是爷爷奶奶这一组。

这倒也正常,他们组的作品是老式水墨画风,艺术性极强但故事不太流畅,上座人次自然相对少一些。

继续公布第三名,观众普遍认为,第三名必须是段晨组,再没有推后的余地了。

但可笑的是,说这些话的观众,恰恰是那些没去现场看过展映的人。

第三名不是段晨组,是剩余的那支专业团队。

观众震惊:“也就是说段晨组和李春兰组要竞争第一名了?我的老天爷啊,一个是俩三十岁学长带一群二十岁大学生,另一个比赛一开始连人都凑不满!”

“组委会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不让人家专业素养高的得奖?这里面不会有黑幕吧。”

“虽然我很吃情怀,但是这种时候还在卖情怀就不可取了。”

发表以上言论的,统统都是没去过现场的。